11月10日-1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经开区举办。本届供应链大会以“踔厉奋发,攻坚克难——打造安全、韧性、绿色汽车供应链”为主题,设置了“1场战略峰会、1场大会论坛、9场主题论坛”共11场会议,围绕供应链安全与布局、新型汽车供应链打造、传统供应链升级、全球化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寻找构建世界一流汽车供应链的对策、方法和路径。其中,在11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一:动力电池——前瞻突破,引领发展”上,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总经理赵津爽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变化是永恒的主题,刚才屏幕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计划之中意料之外,就跟今年电池行业是一样的,我们做了再多的努力,总会有一些突发情况,需要我们去应对,非常感谢协会邀请我们做演讲,刚才方博士和武总分别从比较高的政策和资本纬度给我们做了较详细的讲解,我也是受益匪浅。作为电池行业的一员,我代表蜂巢能源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首先,在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行业,今年流行一个词语叫“卷”。可以说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行业特别特别卷,卷到了电池,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卷出圈、卷出海,在这个背景下大家都在出海淘金,所以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生存,动力电池应该怎么去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蜂巢能源给大伙儿以自身的做法、经历做一些分享。
首先是全球经济形势,在政策和资本支持下,前几年动力电池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明年开始,基本上会遇到比较大的挑战。刚才武总说到产能、政策,包括国际化、欧盟方面反补贴调查,这些都对国内电池行业造成很大的压力。IMF预测明年全球GDP是2.9%,中国经济比当前预测的5%适当微调一些,欧洲有所反弹但是也不会特别乐观。可以看到,在当前大背景下,整个制造业从今年3月份开始,没有恢复过来,一直在50%这个线以下徘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是有比较高的预期、未来是美好的,但是眼前是忐忑的。
预计2026年全球NEV渗透率有望超过30%,因为中国已经超过30%,就像方博士刚才说的预计25年中国能超过40%。2024年预计全球整车规模达到1.7万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渗透率最好最高、增长比较快,紧随其后是欧洲,其次是美国,在美国政策补贴下也在快速发展。从经济、政策、供应链供给、市场复合增长率,把中美欧做了比较,市场空间方面,中国、欧洲、美国依次排序,进入难度来看美国最大、欧洲排第二。所以在这样的新能源整车背景下,动力电池怎么发展?动力电池遇到行业快速爆发之后的平稳增长期,三年复合增长率预计是32%,到2024年预计是1.5TWh规模,其中乘用车增长规模最大,三年复合增长是26%,这个用的是彭博社的数据,储能市场始终是比较快的增长,大家说2022年是储能市场爆发元年,2023年是工商业储能、户储爆发的元年,所以从储能及电池市场角度来说,很多企业都在做双轮驱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看电池技术路线?从政策补贴之前,到现在补贴政策退出以后,从材料体系及整车技术路线对电池的影响来看,磷酸铁锂、三元和更高层级的固态,提升了所对应车型的续航里程级别,比如通过现在CTP或者CTB技术,使原来在300公里或400公里以下续航里程车型才使用的磷酸铁锂、已经逐渐延伸到了A级,续航达到600公里甚至700公里的主流市场车型,都开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再往上更高层级,续航800公里以上三元就会成为主流,大元柱和快充会成为800公里以上B级车的主流选择。借助当前主流电池市场的选择,在B端,尤其是在储能和商用车领域,磷酸铁锂甚至是负锂层级做一个替代更适用于这样的市场,在这个演化驱使下,我们认为蜂巢能源电池技术路线主要有四大方面,一个是中高镍,甚至是加硅体系,再往上衍生到固态电池。再往下中间是蜂巢能源把三元里边的钴元素去除掉,应用国际化无钴技术路线,但是目前成本较高,在国内鲜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但是在欧盟强大的双碳要求以及ESG压力下,它是一个很刚需的产品,再往下磷酸铁锂是当前最主流的路线。再往下走还有钠电,应用不是太多,都是在技术、产品方面做研发。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未来技术路线、技术趋势有四个,就是追求极致安全,快速持续快充提升,追求极致成本,还有追求极致的高能量密度。为满足这些需求,在电池端主要是通过大圆柱、热电分离,提高电池或者整车电压平台,从400伏提升到800伏,以及低成本纳电、去钴,包括C2P这种电池包层面的优化,以及在制造工艺方面的优化。我们认为未来电池方面主要是短刀铁锂加三元大元柱的技术方向,在800伏市场上低成本会成为一个主流趋势,未来铁锂会超过70%,基于这样的需求和判断,我们认为在产品规划上,把动储全域平台化、铁锂短刀化,通过这种方式规划电芯产品。
大家都是做电池或者新能源,从这个角度上把一个车的横向去掉两边10到20公分的碰撞区域,剩下中间核心区域是1米2,把它一分为二,就是短刀L600的尺寸,把这个尺寸做成叠片是最优的、是车规级电池的刚需,这个技术从蜂巢能源开始创立就挖掘到了机会,同时按照这个思维去做产品,没有沿用原来的VDA、MEB或者是圆柱18650技术路线,所以我们认为车规级电池路线就是短刀电池。并且我们把短刀作为平台化,在600长度上把尺寸适当微调,把它做成L500、400,对应不同里程纯电,不同里程的插电。现在看到600主要是针对纯电,标配400公里到700公里主流A0以及B级纯电。L500把它稍微做短一点,做成标准箱,针对商用车和储能。而L400包括L300是针对PHEV和增程式,目前蜂巢能源在这个领域里面是布局最全、最广的。把平台做延伸,把600尺寸再往上翻做成方形的大短刀,做成工商业储能柜,可以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把它做成325Ah更适用于工商业储能的产品,同时把材料体系做升级,把使用寿命提升到1200次。
我们是结合动储两个领域做产品设计,抛除以前传统的模组,我们成为LCTP3.0,去年电池日上发布的龙鳞甲电池包,现在已经在大量的客户领域里面应用,储能领域也是结合短刀电芯做储能系统设计,分别在成组效率、空间利用率、成本三个维度有较大的提升。这是纵向方向,正好把电池布下,同时把中间的排气通道,两边的电和气做了分离,总结出来极致续航,极致安全,极致性能,极致成本。同时这个包里面的电芯形式可以容纳铁锂、三元、磷酸铁锂等不同的材料体系,适配多种材料路线,这样一个电池包设计基本能够覆盖主流市场大部分产品。
同时要想把叠片做好,光靠叠片工艺是不行的,卷绕速度比较快,叠片以前最早也有,但是效率不够,所以我们自研了飞叠技术,把叠片速度从原来0.45秒提升到0.125秒,卷绕速度是0.33,相当于我们把卷绕速度还要快,我们飞叠工艺设备在蜂巢能源主流厂区里面已经大量应用,如果有机会可以去蜂巢能源盐城、成都工厂看一看。
在这样的基地布置下,我们已经释放了飞叠主要产品,同时满足一些大量客户的需要,这是我们典型的产品下线照片。产品已经陆续开始交付大量的客户,累计到现在,搭载蜂巢能源电池的车辆行驶86亿公里,搭载车辆是47.2万辆,从18年开始,蜂巢能源累计出货量,从昨天联盟发布的数据来看,蜂巢能源在出货量上有历史突破,首次单月叠片电池超过1GWh,这个在以前是没有的状态,是1.39GWh。同时刚才武总和方博士发布的量里面,能够看到一个市场占比,蜂巢能源首次从2%多提升到3%多,虽然是一个百分点的提升,但对蜂巢能源也是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基于此我们收获大量的客户,包括光束汽车,长城汽车,吉利、理想,包括小鹏、蔚来,包括东风岚图,都大量用了我们的电池。结合我们客户的逐渐拓展,我们的量会在明年继续提升。
刚才讲到了卷出圈,卷出海,我们结合欧洲客户需求,也在做尝试。但是尝试的过程很艰辛,包括几个方面的差异,让我们感到很大的压力。首先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比较含蓄,有什么东西不喜欢直说,但是欧洲企业不会跟你绕弯子,有什么直接讲,中国节奏比较快,但是欧洲需要你去适应它的稳定。在环境方面,我们国内之所以有大的发展,就是我们政府和企业合力快速促成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欧洲即使在土地审批、环境审批都拿到的背景下,还要对当地老百姓、社区、工会继续做协调。这些东西远远超出了企业能考虑的范围,所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包括我们国内流程比较灵活,政府批地,我们自己建厂开发产品,都是可以并行。
但是在欧洲不行,设计产品必须是厂房设计的前提,一个一个流程走完了才能走下一个流程。虽然我们通过车带着电池出口量在增加,但是面临的困难也是比较大,这是彭博社之前发布的数据,产业链排名上中国在各个方面都是第一,唯独ESG上不是第一,中国企业在这一块真做得不多,有的是发布一下,宣传一下,真正去做的话,包括有双碳,那里面每个电池的痕迹数据都要大量整理,要算出来它的碳排放量,所有的环节包括运输制造过程,能耗全要算碳,工作量是指数级增长。
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做了一些创新,从去年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在这个报告背景下,我们积极铺垫国际化市场发展,我们策略是以客户导向动力电池国际化,快速占领贸易型的储能市场国际业务,遵守当地法规,沟通时彼此友好、尊重对方文化,尊重当地的流程,还是要沟通再沟通,确实比较难。但是有一个要求,欧洲的电池法要求关键材料必须本地化,包括正极、负极、隔膜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号召厂家一起跟着我们一块去,不光我们自己去。底下是我们欧洲的重点客户,我们在欧洲、泰国、东南亚,根据客户的需要做好PACK和电芯。储能我们是以销售型为主,同时比较快的在有研发优势的地方布局研发中心。
以上是从蜂巢视角上给大家做一些分享,当前在国内政治经济大环境下,新能源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唯有积极调整战略,积极实施双轮驱动,坚持小步快跑,努力把前瞻性战略规划转化为发展胜势,支持战略客户持续放量发力,为客户、为社会、为员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智驾新Model小鹏P7i550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50Pro、550Max两款新版型,售价分别为22.39万元、2...
宾利汽车和游艇品牌ContestYachts开启全新合作,受双方共同私人客户委托,为一艘长度为20米的全新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