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网 > 热点 > 独角兽可以被培育,但不能被圈养

独角兽可以被培育,但不能被圈养

时间:2024-10-18 01:32  来源:证券之星  编辑:笑笑  阅读量:5723  

10月1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提到推动独角兽发展的诸多措施,包括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加大金融支持等。

今年政策多次提及支持、培育独角兽企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但独角兽企业应该怎样培育?

独角兽的核心标准是估值。市场一般把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称为独角兽公司。

但估值高并不是独角兽真正的价值,只是其价值带来的市场结果。

独角兽往往是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的。它们普遍具有成长快、估值高的特点,这种特点来自它们在技术或者商业模式领域的创新力。通过创新,它们能够以较小的资源撬动巨大的市场。

创新也意味着风险。IT桔子数据显示,即使是已经成为独角兽的企业,也有16%的企业最后退榜。中国退榜企业更多,曾经成为独角兽的637 家企业中,退榜企业达到了257家。

从这个角度,博取独角兽成长的超额收益往往也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面对这个特点,风险投资机构可以用脚投票,政府却难用眼判断。

最近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培育独角兽的政策。有的措施很好,比如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纳入企业服务库等;但有的也让人有点担忧,比如浙江、沈阳等地的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到某一年要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数量。

我们能理解政策需要有明确目标,才能更好发力。但需要防止一点:目前中国新增的独角兽中有一半都有国资背景,其中不少钱来自地方引导基金。地方政府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左手倒右手,倾力打造出来几个独角兽的。可是,这样养大的独角兽是虚胖,并且这种资源的倾斜本来就意味着对其他企业的不公平。

本质上,独角兽是资本、市场和时间用脚投票,从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家初创企业中筛选出来的。独角兽可以被培育,但不能被圈养。只有经过市场充分竞争检验的独角兽,才是健康的独角兽。

从这个角度,培育独角兽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激发市场的活力、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适度普惠的产业政策。只有所有企业都享有这种稳定、宽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独角兽的涌现才有更扎实的基础。

2018年后,中国新增独角兽数量曾一度放缓,其中一个原因是收缩性政策带来的影响,比如对于互联网平台的收缩性政策。这些政策并没有直接针对独角兽,但影响了独角兽产生的环境。来自互联网平台的产业资本是中国独角兽重要的投资方。

近年来,政策在培育企业上下了很大功夫。在独角兽之前,我们已经给一批优质企业贴上了诸如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企业有了更顺畅的融资渠道和更良好的营商环境,发展迅速。

但应该看到的是,真正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的不是这些标签,而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更何况,如果需要通过贴标签才能解决通过市场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就能理顺的问题,本身就说明了我们的市场机制还有完善的空间。

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一片丰茂开阔的草原mdash;mdash;有阳光也有风雨,有独角兽也有瞪羚,有大象也有蚂蚁,有偷懒的也有勤奋的,有新的也有旧的,优胜劣汰让不同的市场主体各据其位、不断进化,并最终带来整个市场的繁荣。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该是一片荒原中一个个绿意盎然的玻璃房。

我们需要谨记:离开了充满活力的大环境,被精心呵护的小环境也难以长久维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